成功是不会主动来到我们身边的,那些不等待主动出击的才是成功喜欢的人,因为他们时刻都做好了准备,而那些一直在等待的人,什么都不会得到。下面是重庆辅仁学校的地址及学校相关信息,供同学们参考了解。
重庆辅仁学校地址: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烟雨路344号
重庆辅仁学校地理位置查询入口:https://map.baidu.com/
重庆辅仁学校简介
重庆市辅仁中学校有男女生公寓各一栋,学生食堂、实验室、图书室、多媒体室、微机室、多功能厅及400m塑胶运动场、室内篮球场、灯光球场、学术报告厅及其辅助设备,学校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,建有图书室和学生阅览室;学校建有全市一流的中学理、化、生实验室,建有数字化实验室。建有容纳400人的学术报告厅和5个阶梯教室,所有阶梯教室内配有先进的电子白板;学校建成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和1000M主干的校园计算机网络,各楼宇之间校园网互联互通;学校是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,实现了“班班通”;建成了校园一卡通系统、广播打铃系统、安防监控系统、有线电视传输系统、会议及多功能厅系统。
重庆辅仁学校拓展阅读
重庆市辅仁中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述到清同治四年(1862年),乡人张寿黔、张瑞同在巴县东里惠民乡兴建辅仁书院。民国时期实行新学制,改为“惠民乡中心小学”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,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张仲纯、北京大学毕业生张君仲商议,将原辅仁书院和育才义校的田产,作为办学经费,成立校董会,定名辅仁中学校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秋季,辅仁中学正式开学。张君仲为董事长,委派张仲纯为校长,校址选在回龙寺,学校高、初中共有12个班,学生600多人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高中部迁到海棠溪戴家院,初中部留回龙寺。
1949年,巴(县)綦(江)南(川)边区特支机关,在该校回龙寺初中部成立。1950年,长生桥乡的民兴中学与辅仁中学合并为民辅联中。1952年2月辅仁、东方、英才三校合并为重庆市私立英才中学,同年12月更名为重庆市英才中学。1953年9月,重庆市英才私立中学由重庆市教育局更名为重庆市第十七初级中学。1956年,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十七中学,升格为完全中学。1982年,重庆市人民政府撤销重庆市第八十七中学校建制,将部分教师和学生转入重庆市第十七中学校。1988年12月,经巴县人民政府批准,辅仁中学校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6年,南岸区人民政府将原南岸区罗家坝小学合并入十七中,更名为重庆辅仁学校。
以上是重庆辅仁学校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,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。学习就像一座耸入云霄看不见尽头的高山,而同学们就是高山的攀登者,在攀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使我们进入新的阶段的检验,所以同学们要鼓起勇气去战胜,才能在这漫长的攀登过程中得到学习的回馈。